仿古瓦廠家淺談:民居中的瓦當
文章出處:東申瓦業 人氣:發表時間:2022-10-31 15:52
中國建筑中的每一種構件都是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的。
瓦當——這種屋頂上的陶質防雨構件,是古代建筑中最??吹讲⑶覕盗孔疃嗟难b飾。瓦當是排在最外檐口的裝飾性瓦件。之所以叫“當”,是因為在秦漢宮殿的瓦頭銘文中多有一個“當”字,如“蘭池宮當”“宗正宮當”“萬歲冢當”等。在種類上,有文字瓦當和圖案瓦當之分。從尺寸上講,在秦始皇陵寢殿遺址發現的最大的瓦當直徑竟有61厘米。
而到了明清之際,今天我們所見到的瓦當直徑不過12~16厘米。春秋之際,瓦當上雕刻的題材多為動植物造型,有魚、鳥、龜、鹿等;植物以樹木常見。
時至漢代,隨著陰陽五行說的流傳,出現了青龍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等神秘的題材。在一些出土的瓦當中,還有不少豹紋、雙瑞獸紋、鳳紋、鶴紋、馬紋、玉兔紋、蛙紋等,延至隋唐,又流行文字瓦當、植物圖案瓦當(如蓮花紋)以及佛像瓦當。

時至今日,在陽泉地區的民居當中,包括一些古寺院、廟宇等,能見到元代以前的瓦當已十分有限了,而明清兩代瓦當的數量還是很大的。從明代到民國近600年的時間,瓦當的工藝和選用題材也有著自己的發展路徑。
平定縣民居中的瓦當,筒瓦以圓形當頭為多。在盂縣境內的筒瓦,因為外形與板瓦相近,應當改稱“蓋瓦”,以扇面形的為多見。板瓦在最前端的一排叫滴水,其形狀以三角形為多,也有唇形的。在制作筒瓦當和滴水瓦時,利用模具套出整體造型。但是我們發現在所有瓦當紋飾當頭的背面,均有匠人拇指摁壓的指紋印,這是為使瓦當頭的飾紋更加清晰。
瓦當的題材是與社會背景有著一定關聯的。從題材的選擇和造型的特點以及尺寸的大小,可以推斷出瓦當的大致生產年代。在巖會村,筆者見到了明代中晚期的一些瓦當。在這組瓦當中,蓋瓦當呈扇面形,上面雕有一個生動的龍頭,口中吐著云氣,雙爪伸出,十分威武。
在張莊鎮的一座明天啟年間古宅的瓦當上,雕有一條全身顯現的龍,龍頭碩大,身體翻卷,頗具氣勢。在這條龍身的側邊緣上,刻有“王文元”三個字。想必是當年制作瓦當工匠的姓名。在巖會村的一塊“滴水”瓦當上,雕刻著一位側身躺臥的人,從其身著服飾和姿態,以及手中的芭蕉扇,可以推斷是一位道家的仙人,因為萬歷皇帝崇尚并推廣道教,所以這塊瓦當可能是明萬歷時期的作品。

瓦當上的藝術題材,從明代至民國時期,幾百年間有著不同的特點:明代一朝,多見龍、鳳、人物、獅子等題材。到清代以后,題材比較單一,筒瓦上的圖案從獅子逐漸改成了老虎,而在“滴水”上,以花卉特別是蓮花、菊花為主要選材。到了民國時期,老虎形象由先前的兇猛貪婪逐漸演變得“慈眉善目”。而“滴水”,由精細的花卉演變成了吉祥的文字。
陽泉地區的瓦當造型樸拙,然而其樸素的技術與藝術,有一種沉凝的歷史感,有一股厚重的文化氣息。
下一篇:漲知識:斗拱的作用你了解多少? 上一篇:詮釋人類“從古至今”不同建筑的防暑方式
此文關鍵詞:仿古瓦
同類文章排行
- 金屬斗拱制作工藝,與傳統斗拱的對比差異
- 金屬瓦廠家講堂:古城建筑中的幾何之美
- 鋁瓦廠家課堂:古建筑紋飾中的文字符號
- 金屬瓦廠家分享:寒冷的冬天,古代人設計房屋取暖
- 漲知識:斗拱的作用你了解多少?
- 仿古瓦廠家淺談:民居中的瓦當
- 詮釋人類“從古至今”不同建筑的防暑方式
- 我們經常說的寺廟,分開有不同的含義?
- 寺廟瓦廠家分享:古代建筑的排水措施有哪些?
- 中國9條最有故事的老街,你去過嗎?